17代人为袁崇焕守墓370年。 袁崇焕(1584—1630),字元素
17代人为袁崇焕守墓370年。
袁崇焕(1584—1630),字元素,广东东莞人(一说为广西藤县人)。在明末动荡的时代,袁崇焕的人生充满了传奇与悲剧。
1626年,袁崇焕在宁远城与清军(后金)展开了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。这次战役被称为宁远大捷,袁崇焕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坚韧的毅力,成功击退了努尔哈赤率领的清军,极大地振奋了明朝军民的士气。这次胜利不仅巩固了宁远的防线,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。
袁崇焕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。由于在朝中得罪了权阉魏忠贤,他不得不辞官回乡。回到家乡,袁崇焕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无奈,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国家的关注。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,袁崇焕重新得以启用。这一回归让他再次焕发了斗志,并在崇祯二年(1629)成功击退皇太极,解了京师之围。这场战役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,京师的安危因他得以保全。
袁崇焕的命运再一次急转直下。魏忠贤余党对他的弹劾不断,他们以“擅杀岛帅(毛文龙)”、“与清廷议和”、“市米资敌”等罪名对他进行攻击。皇太极则趁机实施反间计,使明思宗朱由检对袁崇焕产生了深深的怀疑。
崇祯三年(1630)八月,袁崇焕在经历了重重磨难和误解后,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。这个消息传到京师,震惊了整个朝野。袁崇焕的家人也未能幸免,被流徙三千里,家产尽数被抄没。
袁崇焕(1584—1630)这一位明末的民族英雄,虽然在生前遭遇了种种磨难,但在他死后,历史对他的评价逐渐得到了公正。根据史料记载,袁崇焕被处死后,埋葬在京城的广东义园之内,这里也就是今天的东城区袁崇焕祠。
早在康熙年间,这座广东义园就曾重加葺治。据《重修粤东旧义园记》碑文记载,康熙年间的修葺使得这座义园得以恢复。然而,义园在随后的年代中屡废屡兴。到同治癸亥秋1863年,这座义园再次进行了修复。那时,义园的堂东建有土神祠,堂后及东西各有七百多个冢,其中最显眼的是袁崇焕的墓,上立有由吴中丞荣光所题写的墓碑。
袁崇焕祠堂以及袁崇焕墓都已修葺一新。祠堂正房有五间前廊两端及室内墙壁上嵌有《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》等石刻,屋檐下悬挂着“明代先烈袁督师墓堂”匾额。祠堂后面的袁崇焕墓前,立有清道光十一年(1831年)由湖南巡抚吴荣光(他也是广东南海人)题写的“有明袁大将军之墓”石碑及石供桌。
乾隆四十九年平反后的袁崇焕墓,成了许多人缅怀这位民族英雄的地方。每年,都有不少人前来祭拜,追思这位为国尽忠却惨遭不幸的大将军。通过对袁崇焕墓的多次修缮,后人不仅保护了这位英雄的遗迹,也表达了对其忠诚爱国精神的崇敬与缅怀。
袁崇焕死后的命运充满了传奇色彩。据说在1630年,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,其首级被高悬示众。然而,他的仆人佘氏连夜冒险将其首级盗出,葬于广东旧义园。从此,佘氏家族世代为袁崇焕守墓,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2020年,整整390年。
1952年2月,北京市规划局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,袁督师庙和袁崇焕墓也在迁移之列。这时,著名文化人士叶恭绰、柳亚子、李济深、章士钊等联名上书毛泽东,呼吁保护袁崇焕墓。经过多方努力,北京市政府最终决定对袁崇焕墓进行全面修葺,使得这些历史古迹得以保存。
在袁崇焕墓祠院落的南面,有一间小房子,这里便是佘氏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。佘幼芝,作为佘氏家族的第17代守墓人,从小便在这里长大。她对袁崇焕墓的保护情结深入骨髓,上世纪80年代开始,她为保护袁崇焕墓祠四处奔走,呼吁社会关注。
1984年,在佘幼芝的不懈努力下,袁崇焕墓祠被定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这一保护措施无疑是对佘氏家族多年守墓辛劳的肯定。1990年,袁崇焕的墓碑重新立了起来,彰显了这位民族英雄的历史地位。两年后,政府投资5万元对袁崇焕墓祠进行了修复,使得这一历史遗迹焕发新生。
上世纪80年代,当时的北京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,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。佘幼芝意识到,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,袁崇焕墓祠可能会被现代化的进程所淹没。于是,她积极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呼吁,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。
2002年11月29日,经过多次修缮和保护后的袁崇焕墓祠终于对外开放。这一天,佘幼芝站在重新修葺一新的墓祠前,感慨万千。她知道,这不仅仅是袁崇焕墓的开放,更是对袁崇焕精神的弘扬,对佘氏家族世代守护精神的肯定。
1952年的那场保护运动,标志着社会各界对袁崇焕历史地位的重新认识。叶恭绰、柳亚子等文化名人的联名上书,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切关注和保护意识。这一事件不仅推动了袁崇焕墓的修葺,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。
其实,早在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,乾隆皇帝就下诏为袁崇焕平反。这道诏书明确指出,袁崇焕虽然与清朝为敌,但他忠于所事,只因当时的明朝皇帝昏庸无能,才导致他惨死。乾隆皇帝的这一决定,不仅为袁崇焕正名,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感人的历史记忆。
上一篇:没有了